▲长按图片领取课程
相信补益肝肾大家都听烂了,什么调经、温经、通经也听得耳朵起茧子了。这到底说的是什么?常说的肝经、肾经,这温经、通经管不管这个?
经指的是经络,所以温经通络连着说,更确切的说是“经络系统”。
都说是系统了
那肯定有很多东西,涉及很广。
简单地说,经络系统就好比山川河流、高速公路,纵横错杂、无处不在,同时也有大有小、有粗有细。
我们大致的分一分,经络系统分:经脉、络脉、连属。
经脉是大干道,有名有姓,好比国道、省道,比如手太阴肺经。
在这个区域有好多市、县,次一级的干道便是络脉。乡镇里的叫浮络、村子里的是孙络。
市里的还有名有姓,比如肺络。乡镇、村子里的,随便叫甲乙丙丁就行了,所以有没有名字都无所谓,最关键的是,都起个名字,谁记得住呢?
络脉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血管,大一点看得见的是浮络,细小的看不见的是孙络。举例来说,比如肘部抽血的地方看看是不是有青色的血管,手背上输液的地方是不是有青色的细线?所以我们说一个人青筋暴露,典型的比如下肢静脉曲张,说是血瘀就是这个道理。
孙络就是末端毛细血管,比如我们一拔罐发现紫了就是局部毛细血管瘀血,又比如我们经常放血治疗高热、四缝治疗食积,也是末端毛血管。再比如我们说牙龈出血、鼻出血,也还是末端毛细血管。
连属就好比公路收费站,这个就是肌腱、韧带。
公路也要人保养维护吧?这就是皮肤,就好像给全身经脉做了个大包装,圈起来了。
我们应该有这样直观的认识了。经脉大路、络脉中小路、连属收费站兼养护。
都是路还分什么大小?战略地位不一样!
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说:“故善治者治皮毛,其次治肌肉,其次治经脉,其次治六腑,其次治五脏,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”,大家应该能看懂个大概了吧?
只有到了经脉这个层级,才能沟通脏腑,能调动的资源(经气)也就越多,也就意味着有更高的要求,面对更复杂的问题。
因此,当我们说某某药入肾经、补肾的时候,是说肾经循行部位的病症都可以用,而不是补“腰子”,这个西医肾这个具体器官是有区别的。
比如补肾治疗腰酸、腿软、耳鸣、视物不清、口干、咽痛、二便异常,不是单单说这个“肾”吧?
当中医说到脏腑,是功能上的经,而非实际上的器。通常我们多说脏、少说腑,因为一脏一腑相表里,用脏代替。通常我们多说足经、少说手经,因为足经循行长,通行上下,以足经代替。
故而温经、通经,可以使泛指所有,也可以具体温脾、温肾、通心、通肾之类的不同情况。
然而调经呢?
我们国家行*区域划分有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,省道是经脉中的正经,直辖市、自治区就称为经脉中的奇经。
大家都听说过“打通任督二脉”吧?督脉、任脉、冲脉、带脉、阴维脉、阳维脉、阴跷脉、阳跷脉就是奇经八脉。
我们都知道直辖市、自治区,国家重视,给了各种*策,但是论面积肯定比不上省,所以“不拘于常故谓奇”。
正经好比大河,奇经八脉好比大的湖泊,水来了就存起来,这叫蓄积;水多了多存点,不致泛滥,这叫调节。相当于给手机配了个移动电源。
调经除了调正经,还可以调奇经,那就没有明确脏腑了。
而且调经我们现在习惯于指代“调月经”,直白的说调子宫。督脉、任脉、冲脉,皆起于胞宫,我们称“一源三岐”。意思就是一条路有三个岔口,起点一致。
调经→调月经→调奇经,所以调经就要看调的到底是啥。
比如我们熟知的鹿茸补肾壮阳,就是补督脉;又比如龟胶、阿胶益阴生血,就是补任脉。
今天介绍一个调月经、调奇经的温经汤,用于冲任虚寒,瘀血阻滞证。
症见漏下日久,月经提前或推后,或一月数行,或经停不至,或痛经,小腹冷痛,唇干口燥,傍晚发热,手心烦热。亦治女子久不受孕。
药物组成吴茱萸9g、当归6g、芍药6g、川芎6g、人参6g、桂枝6g、阿胶6g、牡丹皮6g、生姜6g、甘草6g、半夏6g、麦冬9g。
冲任起于胞宫,所以冲脉有病,见到各种“月经不调”,理所应当。
月经提前或推后,就是月经先期、月经后期;一月数行就是月经量多,经停不至就是闭经;痛经就不用解释了。
如果有寒,寒性收引直接就导致疼痛,想想关节炎、肩周炎,所以小腹冷痛、痛经;寒可以导致气血运行缓慢,那不就形成瘀血了么。
不通则痛痛经更明显,所以为什么月经期,尤其是经前期要注意保暖,少吃冷饮。
再有瘀血挡路,没堵死就是月经推后、堵死了就月经不至;水库里淤泥变多,相当于抬高水位,水漫出来,淤泥就是瘀血,因而瘀血也会导致出血,见到一月数行、月经量多。
漏下日久是说明出血天数多了,你想想你天天献血什么感觉?虚、冷!虚则不能固摄,水库漏了,则月经提前。
寒凝导致瘀血/出血,日久血虚;漏下日久,变生内寒,瘀血/出血。
所以虚、寒、瘀,是一组恶性循环。
那为什么还有唇干口燥、傍晚发热、手心烦热的热像?
天天出血是阴虚,阴虚则阳亢,发热,所以为啥是手心发热,而不是手背发热?
瘀血日久,尤其是寒瘀,郁而化热,所以傍晚发热,晚上阳气衰、阴气盛。大家有没有冬天打过雪仗,或者用冷水洗衣服,之后手是什么感觉?
关于症状我们解释的差不多了,虚、寒、瘀,化热。怎么还能治疗不孕?
冲脉为血海,气血不足怎么怀胎?
任为阴脉之海,总管一身之阴,而且“任者,妊也”,故有任主胞胎之说。
再进一步说,月经周期都不对,怎么排卵?就是卵子能受精,天天这里漏血、那里瘀血,就跟打仗一样,怎么能安心生长?
吴茱萸暖肝肾、桂枝通行十二经,通利血脉、散寒止痛。
当归、白芍、麦冬、阿胶,养血滋阴,补冲任之虚损。
当归、川芎、丹皮,活血化瘀,除经络之瘀阻。当归行血中之气,川芎行气中之血,丹皮善入血分兼能清热。
白芍还能止痛、阿胶兼可止血,麦冬能清虚热、丹皮能除郁热。
人参、甘草健脾益气,气足血生,还能摄血。
半夏、生姜温中散结,行气散结,终能瘀祛。
所以这个方子温、清、消、补并用,刚柔相济,不仅用于不孕症,盆腔炎、子宫肌瘤,想想是不是也能用?
使用效果如何?
原发性痛经80例[1]:总有效率97.5%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[2]: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,共3个周期。临床治愈14例,有效10例。改善卵巢、子宫血流动力学异常,增加其血液灌注。
子宫内膜异位症[3]:3个月,米非司酮50例,痊愈10例(20%)、显效12例(24%)、有效13例(26%),总有效率70%;加用温经汤60例,痊愈28例(46.67%)、显效17例(28.33%)、有效11例(18.33%),总有效率93.33%。
1年后随访,中药组复发6例,48例不孕中有29例妊娠;单用米非司酮复发11例,38例不孕有15例妊娠。
参考文献:
[1]加味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80例[J].高晓俐.陕西中医.(11)
[2]温经汤对月经病实寒证患者卵巢及子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[J].王晓松,刘小花,路帅.中华中医药杂志.(02)
[3]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[J].洪妙兰.浙江中医杂志.(05)
推荐今天给你推荐一款由岐*中医研发的十六味本草古方养肝茶(岐*护肝茶)。采用16味草本配方制成,药食同源的本草不含任何添加剂,没有副作用。这是在古方基础上升级的配方,经过临床试验,功效和口感俱佳,更适合现代人日常喝。
▼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配方以及功效
养肝护肝配方如下↑↓滚动查看
功效如下
补肝益肾
乌发明目
栀子清热解肝*
鱼腥草
抗菌利尿消炎
砂仁
理气温脾止泻
蒲公英
抗肿瘤的能手
入肝经,胃经
解肝*还可防治糖尿病
莲子
促进新陈代谢
抗血压
抗癌防癌
疏肝理气
降逆止咳
消炎抗菌
菊花
清肝明目
散风清热
金银花
清热解*
枸杞
滋补肝肾
明目养血
葛根
清除体内*素,清洁血液
祛斑,解酒精*素
护肝保肝
茯苓
利水补脾
护肝保胃
淡竹叶
清肝解*
清热明目
大枣
保肝护肝
养血养胃
薄荷
清肝理气
清热抗炎
坚持喝上一个月,因肝火旺引起的色斑、口臭、失眠、掉发会有好转,连很多中医专业人士喝了都说它是“养肝圣品”。
岐*养肝圣品
每一包都是独立包装
原价:元/30小包/1盒
粉丝价:99元/30小包/1盒
产品名称:岐*之古方养肝护肝茶
产品规格:g(5gX30包)
主要成分:
葛根;鱼腥草;甘草;枸杞;栀子;淡竹叶;茯苓;大枣;砂仁;蒲公英;橘皮;金银花;薄荷
保质期限:18个月
贮藏方法:干燥、低温、密封、防异味
▼
长按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