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缓解痛经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一味活血调经的中药,市面上会误认为是玫瑰
TUhjnbcbe - 2025/4/19 17:46:00
甲氧补骨脂素 https://m.39.net/disease/a_9330262.html

月季花,又名:月月红,性味归经:味甘性温;归肝经。功能主治:活血调经,散毒消肿。花:用于月经不调,痛经,痈疖肿毒,淋巴结结核(未溃破)。叶:淋巴结结核,跌打损伤。根:跌打损伤,白带,遗精。各名家论述中《纲目》:活血消肿,敷毒。《分类草药性》:止血。治红崩、白带。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活血调经。治月经困难,月经期拘挛性腹痛.外用捣敷肿毒,能消肿止痛。《泉州本草》:通经活血化瘀,清肠胃湿热,泻肺火,止咳,止血止痛,消痈毒。治肺虚咳嗽咯血,痢疾,瘰疬溃烂,痈疽肿毒,妇女月经不调。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钱;或研末。外用:捣敷。

活血通经之常用药

月季花气味芳香,具有活血调经、消肿解毒的功效,能够进入肝经血分善于疏肝解郁,调畅气血。《泉州本草》中记载,月季花“通经,活血化淤,清肠胃湿热,泻肝火,止血止痛,消痈毒。治肺虚咳嗽、咯血、痢疾,瘰疠溃烂、痈疽肿毒、女性月经不调。”代药理研究显示,月季花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,抗菌,抗病毒,抗癌。

季花小档案

月季花又叫做月月开、月月红。主产于江苏、山东、湖北、山西等地。常绿或半常绿灌木,高1~2米。茎、枝有钩状皮刺或近无刺。小叶3-5片,少数7个叶;叶柄、叶轴散生皮刺和短腺毛,托叶大部和叶柄合生,边缘有腺毛。属薇科常绿或半常绿灌木,其药用部位为花蕾或初开放的花,一年四季均可采收,除去杂质,阴干或低温干燥后入药。现代研究发现月季花中所含成分包括没食子酸、槲皮素、鞣质、色素等。

功效主治

功效:活血调经,消肿解毒。

主治:

1.治月经不调:鲜月季花每次五至七钱,开水泡服,连服数次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2.治肺虚咳嗽咯血:月季花合冰糖炖服。(《泉州本草》)

3.治筋骨疼痛,脚膝肿痛,跌打损伤:月季花瓣干研末,每服一钱,酒冲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,)

4.治产后阴挺:月季花一两炖红酒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
5.妇女出现闭经或月经稀薄、色淡而量少、小腹痛,兼有精神不畅和大便燥结等,或在月经期出现上述症状,用胜春汤治疗效果好。胜春汤的药物组成有:月季花10g、当归10g、丹参10g、白芍10g,加红糖适量,清水煎服。其汤味香甜,无难咽之苦,每次月经前3~5天服3剂,每次加鸡蛋一个同煮,其效可靠,不愧是调经、理气、活血的妙剂。

6.月季花与代代花合用,更是治疗气血不和引起月经病的良方。用月季花、代代花各15g,煎水服。月季花重活血,代代花偏于行气。二药为伍,一气一血,气血双调,其调经活血、行气止痛之功甚好。主治妇女肝气不舒、气血失调、经脉瘀阻不畅,以致月经不调、胸腹疼痛、食欲不振甚或恶心、呕吐等症。

7.鲜月季花20g开水泡服,可治月经不调或经来腹痛;

真伪鉴别

市场上常有将月季花与玫瑰花混用的现象。月季花,呈类球形,花萼长圆形,花梗较长,萼片暗绿色,先端尾尖,短于或等于花冠长,花瓣有的散落,长圆形,紫红色或淡紫红色,雄蕊短于花柱,气清香;玫瑰花,略呈半球形或不规则团状,花托半球形,与花萼基部合生,花梗较短,萼片黄绿或棕绿色,花萼长于花冠,花瓣皱缩,展平后呈宽卵形,紫红色,雄蕊长于花柱,气芳香浓郁

注意事项

1.月季花不宜久,可泡服或研末服用。2.孕妇忌用,易动血堕胎。3.脾胃虚弱者镇用。4.月季花内服入汤剂常用量为3-6克,多用或久服,会引起大便稀薄、腹泻等不良反应。

药膳养生

1.调经止痛

月季花粥:梗米克,煮粥,加入月季花15克,再用红糖调味即可。

2.消肿止痛

双花茶:玫瑰花、月季花各9克,红茶3克。研细末,用沸水冲泡,代茶饮。可消肿止痛。

3.抗菌解毒

月季舅鱼汤:月季花6克,沉香15克,炒芫花9克,搓碎,装入鲫鱼腹中,用线缝合,加入水、料酒各半炖熟,喝汤食肉。适用于瘰病未破者。注意,芫花有毒,服用此方前请咨询医生。芫花不可与甘草同用。孕妇及体虚者忌用

古今验方

1.治疗月经不调及痛经

月季花15克,当归15克,香附15克,益母草15克,水煎服。

2.治疗颈淋巴结结核

月季花15克,即鱼一条,共煮成汤,服用。或将月季花捣烂外数与患处。

3.治疗口腔溃疡

带花萼的新鲜月季花捣烂,加蜂蜜适量,调成糊状,涂于患处,连续5次

4.治疗赤自带下

月季花12克,水煎服。可治赤白带下。

5.疏肝理气,活血通经

月季花15克,水煎,过滤留汁,加入适量红糖即可。用于治疗女性闭经。

6.预防血黏度偏高

新鲜月季花10克,冰糖25克,水适量,煎煮20分钟,连花带汤饮用,分为早中晚3次。适用于肺虛咳嗽,略血,连服有效,并能够预防血黏度偏高。

1
查看完整版本: 一味活血调经的中药,市面上会误认为是玫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