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缓解痛经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萧红每天去鲁迅家,一坐就是半天,许广平充
TUhjnbcbe - 2025/4/10 0:37:00
内蒙古白癜风医院 http://www.wangbawang.com/m/

我们一直没敢把病由说出来,现在萧红先生人也死了,没什么关系,作为追忆而顺便提到,倒没什么要紧的了。只不过是从这里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失调,直接马上会影响到周围朋友的生活也失去了步骤,社会上的人就是如此关连着的。

这是萧红去世四年后,许广平在《追忆萧红》里婉转的表达对萧红的些许不满。

那么,许广平与萧红关系到底咋样呢?难道真如大家所说,许广平对萧红充满了嫉妒和埋怨?

年,许广平与比自己大17岁的老师鲁迅正式定居上海。起初几年,他们过得很幸福。但随着时局的动荡,作为革命斗士的鲁迅经常遭到当局的通缉。因此,他们被迫过起了隐晦的生活。

来往家里的朋友变少了,鲁迅先生每天依然很忙,写作、回信、翻译等。可对于全身心操持家庭的许广平来说,却是异常的不习惯,甚至有些寂寞。

这时,萧红和萧军走入了他们的生活。

对于从北方来的文学爱好者,即便已经通信无数次,但警惕性高的鲁迅在见面之前,还是让人对他们俩进行了一番考察。确定无党派关系背景后,终于在年的一天,在咖啡店见面了。

对于萧红,许广平的第一印象很好:中等身材、白皙、爱笑、无邪的天真。初次见面,他们相谈甚欢,鲁迅也非常喜欢他们,又安排了一次宴会,在众多朋友面前,正式欢迎他们俩加入上海文艺圈。

第二次见面时,萧红就把祖父留下来的两只核桃和一对小棒槌送给了海婴,许广平很是感动。当听了萧红的身世、经历后,许广平更是感叹:原来也是从大家族里奋斗出来的,这更加坚定了她们俩的友谊。

宴会后,鲁迅向他们提供了住址,欢迎他们随时到来。

从此,他们多了两个朋友。

萧红的适时出现,对于许广平来说,真是一件幸事。因为除了柴米油盐,老公孩子,许广平也需要放松。

大家都知道,鲁迅很爱惜时间,用争分夺秒形容一点都不为过。特别是从他生病以来,就更加的投入到工作,躺在藤椅上看书,对他来说就是休息了。

在上海居住这么多年了,鲁迅一次也没陪许广平去逛过公园。可想而知,每天操持家务,照看孩子,有空还要帮鲁迅抄手稿的许广平,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,更别说放松娱乐了。

那时候的萧红萧军,还住在法租界。离鲁迅住的地方比较远,坐电车都要一个小时。因此,萧红来的比较少,每次来,手里总会提点东西。

对于萧红的到来,许广平很欢迎和也很欣慰,他们聊天经常忘了时间。眼看电车快赶不上了,萧红就急着走。许广平却劝慰说:“反正已十二点,电车已没有,那么再坐一会。”

直到一点钟了,许广平才送萧红到门口,并先付了车钱,目送萧红坐上小汽车后,才关门。

那段时间,她们亲密的犹如现在所说的闺蜜。她们无话不谈,还经常支开萧军和鲁迅,说专属于女人间的“闺话”。

萧红每次来月经时,痛的连床都起不来,许广平就用自己经验告诉她用白凤丸。没想到,还真减轻了萧红的痛经。

快乐的闺蜜时光,过得很快。好像随着时间的流逝,慢慢发生了变化……

年3月,鲁迅的病开始严重起来,萧军为了减少鲁迅回信的时间和精力,并尽可能的帮助鲁迅做力所能及的事,搬到了离鲁迅更近的北四川路。

然而,每天来一两次的不是萧军,而是萧红。

无论是刮风,还是下雨,都阻挡不了萧红去鲁迅家的脚步。

鲁迅喜欢吃北方食物,萧红就去他们家包饺子,做韭菜盒子,烙大饼。每当吃时,鲁迅先生总要举着筷子问许广平:“我再吃几个吗?”

萧红频繁来家里,不仅引起了许广平的不满,甚至连鲁迅都不禁打趣起来。

一天下午,萧红一进卧室,鲁迅就说:“好久不见”。

“刚刚我不是来过了吗?怎么会好久不见?就是上午我来的那次周先生忘记了,可是我也每天来呀……怎么都忘记了吗?”

周先生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,他是在开着玩笑。

此时的萧红似乎并没有意识到,自己的频繁到来给人家造成了负担。仍旧乐此不疲。

那萧红为什么天天往鲁迅家跑?难道萧军就没有意见?

其实,症结就在于萧军。当时的二萧感情岌岌可危,萧军正陷于与朋友之妻许粤华的婚外恋中,这让萧红非常的痛苦。

萧军的出轨,对爱情至上的萧红来说,是一种致命的打击。她既做不到与萧军分手,又痛恨自己的柔情软弱。

她需要倾吐,上海又举目无亲,许广平就成了她唯一的对象。因此,许广平不得不留出大量的时间来陪萧红长谈。她有时谈得很开心,但大多都是哀伤的,痛苦的无法言表。

殊不知,此时的许广平也分身乏术。

3月以来,鲁迅的病就变得严重起来,许广平不仅要操持家务,照顾海婴,还要每日给鲁迅吃药,记录温度变化表。还得为鲁迅接待访客,看信件等。

面对须藤医生每日的到来,许广平好几次没忍住掉下了眼泪。为了不让病床上的鲁迅看出来,她只好强装坚强。

然而,自己已经身心俱疲了,每日还要安慰失恋的萧红。是个人,都有受不了的一天。

但面对萧红,善良的许广平又不忍心。没办法,她只好让海婴陪着萧红。

一次,胡风妻子梅志刚一进门,许广平终于就忍不住抱怨起来:“萧红又在前厅……她天天来一坐就是半天,我哪来时间陪她,只好叫海婴去陪她,我知道,她也苦恼得很……她痛苦,她寂寞,没地方去就跑这儿来,我能向她表示不高兴、不欢迎吗?唉!真没办法。”

许广平不能理解,一向乐观的萧红,为什么遇到感情问题就要死要活,为什么一定要人陪呢?

七月的一天,不知道萧红是不是意识到了自己给许广平造成的负担,突然说要去日本。

许广平很惊讶,不知道该劝慰还是留住,最后还是为萧红做了一顿饭,为她践行。

直到鲁迅去世后的第二年,萧红才从日本回来。

萧红与许广平情同手足的感情,难道就此破裂了吗?

其实,她们的情感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。

对于鲁迅病重的这一年,许广平确实有些不满萧红。但也仅限于此,对萧红,她没有嫉妒,更没有醋意,却多了一份自责和亏欠。

鲁迅去世后,悼念文章满天飞,世人皆为巨人的倒下痛涕时,只有萧红一个人想到了寡妇带着遗孤的心酸。

“L.(鲁迅)没完成的事业,我们是接受下来了,但他的爱人,留给了谁呢?”

不仅如此,她给萧军写信,并提醒如何减少未亡人的苦痛:“可怕的是许女士的悲痛,想个法子,好好安慰着她,最好是使她不要静下来,多多的和她来往。”

只有女人才懂女人,面对萧红的善意,许广平有的只是感动。

而当萧红病逝香港时,许广平不仅没有去墓前看望她,甚至连萧红丈夫端木蕻良写信求助自己,请求向内山完造保护好萧红墓地都没有做到。对此,许广平歉疚无比。
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心结,也让许广平无法释怀。

当初自己用白凤丸减轻了萧红的痛经,但后来萧红写信半埋怨半感谢的说,不仅身体好了,还怀孕了。可那时萧红已经与萧军分手了,萧红特别不想要这个孩子,但最后在端木的坚持和金钱的窘迫下,把孩子生了下来,不幸的是,孩子却夭折了。

许广平疑心是不是自己的好意害了萧红,生产的后遗症导致了萧红的早逝?

“我无从向她请求饶恕,我只是怀着一块病痦似的放在自己心上,作为精神的谴责,然而果真如此简单就算了吗?”

许广平对萧红,充满了自责与愧歉。

同时,她也确实对萧红有些不满,这种不满也让她不吐不快。

年鲁迅去世十年,萧红去世四年后,许广平在《追忆萧红》里写了一个事实:

“也是陪了萧红先生大半天之后走到楼上,那时是夏天,鲁迅先生告诉我刚睡醒,他是下半天有时会睡一下中觉的,这天全部窗子都没有关,风相当的大,而我在楼下又来不及知道他睡了而从旁照料,因此受凉,发热,害了一场病”

那天是5月18日,鲁迅日记写着:“夜发热三十八度二分”。

从这天开始,一直到7月23日两个多月的时间里,鲁迅热度时高时低缠绵不去,几乎每天须藤先生都要上门诊治并打针。

许广平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,因为不得不陪萧红而没有及时关窗,导致鲁迅发病,此后就变得更虚弱,直至去世。

许广平虽有抱怨,但为什么没有在萧红生前说出来呢?我想可能是许广平太在乎这段友谊,不想让萧红产生心理负担吧?

一个是自己的爱人,一个是亲如姐妹的朋友,善良的许广平怎么说得出口?面对两个亡人,那些一直压抑在心底的痛,又该如何去释怀呢?

在我看来,许广平与萧红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这段友谊,只是萧红太缺爱了,缺乏爱人和爱己的能力,既而给许广平及身边人带来了伤害。而许广平的爱却是宽厚的,她给予了太多的爱,又担心因自己过多的爱,反而会伤到身边的人。

或许,这就是现实中的我们吧……

1
查看完整版本: 萧红每天去鲁迅家,一坐就是半天,许广平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