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很多女生都会有这样的经历
一到月经前后
小腹就十分疼痛,甚至有的时候
连吃药都无法缓解
但很多人却觉得痛经不是病
挺一挺就过去了
其实大错特错
痛经是常见的妇科疾病
很多时候还是某种较严重疾病的征兆
如果你也有痛经的问题
那么就要注意了
如果疼痛影响到生活和工作
一定要及时就医,以免贻误病情
什么是痛经?
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、坠胀,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。疼痛常呈痉挛性,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,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。剧烈疼痛者可出现面色苍白、恶心、呕吐、出冷汗等症状,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
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。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,占痛经的90%以上。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内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痛经,如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等。
为什么会痛经?
中医认为,痛经主要分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。
肝郁气滞,寒邪凝滞,湿热郁结等因素导致的瘀血阻络,客于胞宫,损伤冲任,气血运行不畅,则会导致不通则痛。
肝肾亏损,气血虚弱,行经前后血海满而溢泄,气血骤虚,冲任、胞宫失养,则会导致不荣则痛。
临床上常见的五大痛经类型有:寒凝血瘀型、气滞血瘀型、湿热蕴结型、气血虚弱型、肝肾亏损型。
痛经需要就医吗?
痛经可划分为轻度、中度、重度三种等级。
轻度痛经:有疼痛,但不影响日常活动,工作很少受影响,无恶心、呕吐、头晕、乏力等伴随症状,很少用止疼药。
中度痛经:日常活动受限,对工作有一定影响,少有伴随症状,需用止痛药,且止痛药有效。
重度痛经:疼痛使日常活动及工作明显受限,全身伴随症状明显,止痛药效果不好。
如果是轻度的情况,可以试试热敷、休息、轻缓的运动来改善。如果是中重度的话,医院接受治疗。
中医如何调理痛经?
1、口服汤药:通过辨证分型,确定痛经的类型,对症下药
2、中药塌渍:经前7-10天,每日1次
3、针灸治疗:经前7-10天每日1次,疼痛发作时可加电针或者艾灸。
4、中药足浴:疏通经络,祛湿除邪,温补气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