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缓解痛经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秋冬怕冷手脚冰凉3招改变你的冰美人 [复制链接]

1#

每年天气一冷,手脚冰凉的问题就自动找上门。

哪怕穿再厚的手套、袜子、棉鞋,还是觉得“冻手冻脚”。

甚至晚上睡觉的时候,还会因为手脚发凉而睡不着。

总是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?怎么做才能改善这个问题?今天,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!

是谁在“冻”手脚?

中医里有句话,叫“阳虚则外寒”。

总是手脚冰凉的人,通常会有阳气不足的情况。

阳气乃生命之本,温煦身体是其重要的功能之一。若阳气不足,四肢末端得不到阳气的温煦,就会出现发凉、怕冷等症状。

秋冬季节天气寒凉,阳虚的人更容易被寒邪侵体,而寒邪会凝滞血脉,造成气血运行不畅,加重畏寒怕冷、四肢不温的问题。

女性因其独特的生理特点,加上来月经等原因又易导致气血亏虚,因而女性更容易出现肢冷畏寒,还可并发面色苍白、受凉易腹泻、痛经等症。

需要指出的是,除了体质与环境因素,许多不良习惯也会让你比别人更怕冷。

不爱运动:中医有“动能生阳”一说,不爱运动的人气血循环会变得缓慢,容易怕冷。

过度节食:只吃素或者过度节食,摄入热量不足,会导致身体能量跟不上,更不耐寒。

不注意保暖:短上衣露腰装、九分裤露脚踝等打扮,都可能让寒邪有机可乘,进入人体造成阳气运行不畅。

吃寒凉食物:除了冰淇淋、冷饮之外,西瓜、绿豆、苦瓜等凉性食物也要少吃,否则易损伤脾胃阳气。

上述这些引起阳虚的情况,相信大部分人多多少少都“中招”了,因此在秋冬季节,补阳气是必不可少的“暖身”措施。

3招改变手脚冰凉体质

手脚冰凉的人,要以益气养血、温经通络为原则进行调养。

●艾灸以下穴位,对温补阳气、疏通经络、改善畏寒肢冷都有很好的帮助。

大椎穴:督脉要穴,并为诸阳之会,可使督脉及六阳经功能得到调整,艾灸大椎穴有通阳、祛寒的作用。

阳池穴:是调节全身气血循环的重要穴位,灸之可促进血液循环、温暖身体。

关元穴: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,并且有大补元阳之功,艾灸关元穴可调理一切阳虚证,对畏寒怕冷效果尤佳。

命门穴:艾灸命门穴有助于补肾益阳,并能改善全身怕冷、虚损腰痛、月经不调、经痛等问题。

涌泉穴:为肾经的起点,能促进身体阴阳气血交融,经常艾灸这个穴位不仅能改善四肢寒凉,对身体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
●坚持泡脚也有助于提升身体御寒能力,改善手足冰凉。

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花椒、艾草等有驱寒作用的药物,活血散寒的效果更好。

泡脚也有小技巧:用40℃左右的水,浸泡双脚20分钟,让水漫过脚踝,泡至身体微微出汗。

泡完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双脚,并穿上袜子。

●阳虚的人,还要多吃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。

如红枣、乌鸡、牛肉、羊肉、核桃、桂圆等;烹调时也可以适当加入辛温的葱、姜、胡椒等调味品。

气滞血瘀的女性,往往会有手脚冰凉、痛经等问题,在经期前一周服用姜糖有助于散寒、活血:生姜洗净切丝,与红枣、红糖同煮,趁热饮用。

天冷了,别忘了多加一件衣服,常灸一下身体,这个冬天,远离手脚冰凉!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